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0期-國際禪修動態

字體:

 

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0期目錄

 

 

國際禪修動態

 

2011年3月,美國身心健康協會第69屆年會上,來自美國國家基層醫療保健中心的科菲•肯萬尼(Kofi Kondwani)博士指出:禪修能有效降低心理壓力,改善心血管疾病。作為研究主持人,他報告了他的研究小組對於禪修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進而改善代謝綜合癥的研究成果,並且指出:禪修的種種已被證明的療效,都在鼓勵著內科醫生們將禪修推薦給患者,作為一種補充治療手段。

Kofi Kondwani博士說:「禪修有百利而無一害,任何禪修方式都可以,甚至患者自己每天靜坐兩次,每次20分鐘,都會對身體有益。」

勞倫斯•科恩(Lorenzo Cohen)博士,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市安德森博士癌癥研究所行為學科室的教授,「綜合醫療項目」主持人,指出「禪修能有效緩解患者身心壓力,而且也有其它醫療方面的效果。近些年來,禪修已在醫生及患者中獲得廣泛認可,並且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學到。」他進一步指出:「有些患者可能因為禪修中的宗教因素而拒絕禪修,其實,禪修也可以完全不帶宗教色彩。」

目前,禪修被越來越多的醫生推介或患者主動採用來治療各種疾病,如緩解焦慮,減輕疼痛,降低血壓,治療頸椎病、心臟病、糖尿病、癌癥等疑難雜癥。此外,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採用禪修療法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學到一種好的禪修方法,並持之以恆地練習,就可能改變一個人的身體內在功能,打開一扇通往嶄新人生的大門。

 

 

名人與禪修

 

現年65歲的著名法國僧人馬修•理查(Matthieu Ricard),年輕時在法國獲得分子遺傳學博士學位之後,轉而走上專業藏傳佛教修行之路。2007年,60歲的他被英國《獨立報》冠名以「世界上最快樂的人」。馬修•理查積極與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普林斯頓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各地科學家合作,研究禪修訓練對大腦的影響。科學家們通過MRI掃瞄發現,他和其他數名超過10,000小時的長期禪修者,大腦左側前額葉皮層(與幸福感相關的大腦部分)相當活躍,產生大量正面情緒;而與負面情緒相關的右側前額葉皮層,則明顯受到抑制。進一步的科學研究表明,僅僅初涉禪修的人,都可以提高幸福指數——真令人難以置信,原來幸福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我們對世界的感知和理解一旦發生變化,世界也因此而改變。

美國著名籃球教練菲爾•傑克遜(Phil Jackson)由於對東方哲學尤其是禪宗思想具有濃厚興趣,並將這些思想融入他的執教方式中,而被美國媒體尊稱為「禪師」。「飛人」喬丹曾在其自傳第十二章裡提到,「菲爾•傑克遜的執教風格的確是獨樹一幟的,可以說他的工作方法充滿著智慧和才華。他從不強行讓我們接受他的想法,而是給我們提供充足的選擇餘地……也正是這樣,把公牛隊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這一點我深有感觸。在進行第一次實踐訓練前,菲爾讓我們先閉目靜坐反思他的方案,最初我想,這種方案簡直是瘋了,我只閉上一隻眼,另一隻眼看著隊友的那種『傻相』,但見他們都很賣勁,我也就漸漸接受了。我開始反覆回味菲爾的方案,可還是不能完全專心下來,這時菲爾對大家說深呼吸可以幫助集中注意力,我知道他這是在對我說話。我想菲爾從中至少教會我兩點:一、不要把想法強加給某個人,對大家說,讓他自己領悟;二、先別對別人的想法說『不』,認真琢磨,你會發現其有價值的東西。可以說,這些收益將陪伴我一生前行。」

現年52歲的荷蘭人維姆•霍夫(Wim Hof)號稱「冰人」,以具有超常抗凍能力聞名於世,至今仍保持多項抗寒世界紀錄。霍夫說,他之所以可以忍受極度的嚴寒,是因為他應用禪修與冥想技巧,令「體內溫度調節裝置」啟動。科學家研究認為這種禪修訓練可以激發和掌控很多人無法主動控制的部分大腦區域的功能。

 

禪修風尚

 

目前非主流療法的應用漸趨增多,其中禪修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越來越受到西方人歡迎。在美國海軍醫療中心,20位現役軍人參加了30天的戒毒治療,連續四個星期,每個星期全體集中上一次90分鐘的大課,學習特定的禪修方法。結果發現,禪修不但有助於放鬆、改善睡眠、提高忍耐力,更令人驚喜的是,戒毒和戒酒的效果也很顯著。

2010年11月份,紐約菩提禪堂在紐約上州華夏中文學校(華夏中文學校是全美最大的中文學校,有十九所分校,七千多名在讀學生)舉辦「禪修與健康」講座,受到了廣泛的反響和好評,校方於2011年8月特別通過決議,自2011年9月25日(週日)起,在此校正式開辦菩提禪修課程,為本校的廣大家長和師生,送去快速補充能量、增強體質、開發潛能、解除身心痛苦的良藥妙法。

2011年9月20日,新學期伊始,菩提禪修在紐約長島大學開辦自今年2月以來第四期菩提禪修班,為大學生們帶來了新的生機、新的活力。

 

 

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0期目錄